当“硅胶脸”混入抗战剧,盛世美颜被打回原形,胡军再强也没用
终于有一部剧来拍东北抗联的故事了,白山黑水十四年抗战,东北抗联能在当时那样被封锁缺吃缺穿缺枪支弹药的恶劣环境下坚持十四年,一直坚持到日本关东军向苏联红军投降太不易了,都是真正的英雄。
终于有一部剧来拍东北抗联的故事了,白山黑水十四年抗战,东北抗联能在当时那样被封锁缺吃缺穿缺枪支弹药的恶劣环境下坚持十四年,一直坚持到日本关东军向苏联红军投降太不易了,都是真正的英雄。
从《蛮好的人生》、《藏海传》到《以法之名》、《扫毒风暴》、《生万物》,央视犹如开了“金手指”一般,爆款一部接着一部,不论什么题材在央妈手里都能够百花齐放。
抗战大剧《归队》已在央八黄金时段和腾讯视频开播啦!开篇便是在皑皑雪山中抗联小分队的排长鲁长山(胡军饰)所率领的一支仅余16人的队伍与日军经历了一场恶战,队伍被打散了。不过,战前他们有个约定:“要是谁能活着突围,就径直前往牡丹江松林镇以北的八棵松,把自己的名字刻
一般情况下,我不大愿意矫情,但是在介绍今天的这部剧之前,我非常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这首诗歌。这首诗是预告片花中的几句台词,但却表达了创作这部剧态度。
再看题材,东北抗联14年浴血史,不是常见的8年抗战,是“抗敌最早、坚持最久、条件最恶”的硬骨头故事,光预告片里“把鞋底子走烂也不落下一个人”的嘶吼,就够让人起鸡皮疙瘩了。
央视这几年大剧不少,可真能让人一口气看下去的,不多,刚开播的《归队》,一下就把大家拉回到白山黑水,东北抗联的故事,谁看了不说一句,这才是该有的抗战剧呢。
雪原中,八棵松树下,一群失散的抗联战士以生命立誓,他们将用信仰跨越了零下四十度的严寒,然后用归队之路书写一部荡气回肠的平民史诗。
其次是剧情,一开始就是一个小队被困在大山里,好几天没有粮食,还被鬼子袭击,死的死,伤的伤,活下来的人有的单枪匹马有的两两一组继续找“五棵松”信念就是在上面刻名字,归队
接档《生万物》的电视剧来了!《归队》8月25日中央八套19:30开播,胡军、李乃文、胡连馨、袁姗姗、蒋欣、陈靖可等主演,看到这个阵容,剧还未开播就能猜到,肯定又会像《生万物》一样火爆。
8月25日,电视剧《归队》在央八首播,腾讯视频上线开播。基于目前上线的4集内容来讲,这部电视剧更像是东北抗战的民族秘史,腔子里边,是严肃文学的血脉。《归队》目前的4集,重在两个词,一个是真实,一个是秘史。而这两个词,在剧作当中是相互成全的。《归队》的叙事者,像
央视八套新播的《归队》这剧,开场就给我整懵了。东北大山里,胡军演的老山东带着16个抗联战士跟鬼子干了一仗,打完只剩六人,还被炸得四散分开。老山东临死前说的那句“活着的去松林镇八棵松刻名字”,直接把人拽进了1931年白山黑水间的生死局。
新华社北京8月25日电作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电视作品展播活动重点新作,电视剧《归队》25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电视剧频道开播。该剧通过讲述东北抗联战士精神成长,以小见大体现抗日战争中的人性情感,彰显伟大抗战精神。
作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电视作品展播活动重点新作,电视剧《归队》25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电视剧频道开播。该剧通过讲述东北抗联战士精神成长,以小见大体现抗日战争中的人性情感,彰显伟大抗战精神。
《归队》以东北抗联14年艰苦抗战为背景,故事讲述的是祖国最北端的冰天雪地中,在惨烈战役后与大部队失联,一支抗联小队用生命践行“八棵松树之约”,在日军围追堵截下队员失散,又经过生死考验重新集结。谱写白山黑水间的热血传奇。
《李三枪》(9月18日起):讲述地下党员李三枪在多重身份下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故事,剧情紧张刺激,人物塑造鲜明。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月至10月,中央宣传部、广电总局开展电视作品展播活动。12部新创作的电视剧和纪录片,以多元的叙事视角和求真的艺术表达,带领观众穿越时空,重温那段气壮山河的民族史诗,在新时代激发爱国热情,进一步弘扬伟大抗战
可以说这回的暑假档电视剧可谓是层出不穷,《扫黑风暴》、《以法之名》是悬疑剧和缉毒剧类型,还有收视率连续增加年代剧《生万物》,个个都是国剧爆款。
更巧的是,它不仅顺利接档,还顺走了《万物生》里四位演员,简直是“无缝衔接”。
如今虽说收官了,仍有不少观众开始二刷了。央视抬了一部阵容依然强大的36集抗战剧《归队》接档,讲述东北抗联战士的故事。是抗战胜利80周年的献礼剧,《生万物》加速送走,就是为了给这部阵容更强大、意义更深远的作品让路。
谁说战争剧中女性只能是配角?当袁姗姗饰演的兰花儿在炮火中背起伤员狂奔,当蒋欣塑造的女狙击手在废墟中冷静瞄准,这些画面正在改写抗战题材的性别叙事。今晚央视开播的《归队》,或许将为我们打开一扇重新认识战争女性的窗口。